栏目导航
武汉企业为无人机造聪明“大脑” 细巧如抽纸盒 每秒能处理90多张超高清相片
无人机、无人驾驶车渐渐的变多,激光雷达、高清摄像头渐渐的变成了这些智能设备的标配。它们好像智能设备的“眼睛”,使其能够感知周遭环境,完成精准防撞与躲避。
在坐落武昌区的斗转科技园,一家名为鸣飞伟业技能有限公司(简称“鸣飞伟业”)的企业,2024年自主研制了一款全景灵敏吊舱。这款吊舱能够轻松搭载到无人机或飞行器上,完成360度全景拍照,实时提取方针物的信息,在避障、边防巡查、抢险救灾等多个范畴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1月14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鸣飞伟业的展厅,见到了这款细巧如抽纸盒的灵敏吊舱,它底部装备了5个摄像头,分量仅为800克,每秒核算才干到达12.8Gbps,每秒可处理8.0352亿像素,相当于每秒能处理90.82张未紧缩的超高清相片。
鸣飞伟业董事长赵梦奎介绍,传统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,无论是光学相机仍是红外相机,一般只能朝一个方向拍照。若要改动拍照方向,还需人工调理。而搭载灵敏吊舱的无人机,凭仗5个摄像头,能一起捕捉来自五湖四海的方针物动态,实时拼接出全景图片或视频,方针物辨认精准度达90%以上。
相机翻倍,数据收集量也翻倍。鸣飞伟业技能人员泄漏,灵敏吊舱每分钟发生的数据量高达48GB,而一部常见的高清电影播映1.5小时会发生约4GB的数据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灵敏吊舱1分钟的数据量相当于一起播映了10部以上的电影。
数据处理量巨大,往往需求匹配大体积、高功用、高算力的核算服务器,设备有必要布置在地上,无法搭载到各类小型飞行器上。而在核算方法上,也只能将数据存储在本地,等无人机返回地上后,才干核算得到成果。灵敏吊舱相当于给无人机装备了一个核算“大脑”,一起研制了一套图画快速处理技能,完成了数据实时收集、实时核算。
据悉,鸣飞伟业专心于通讯、导航、遥感等技能的研制与使用,已请求并取得授权的发明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达140余项。赵梦奎说,企业联合五家单位建立斗极+低空经济制造业立异中心,致力于推进斗极导航与低空经济的开展。